签到

06月17日
尚未签到

共有回帖数 0

    葱花蛋饼

    等级:
    摄影师在拿到剧本之后就开始做大量的前期拍摄准备,对剧本的每一场戏、每个人物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动作都做大量的理解、构思、想象。前期看景更是将剧情带入场景做出大量可能性的摄影假想。开机前后,一场场拍摄会议将拍摄落实到细小的细节,可是即使是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由于拍摄现场的种种原因摄影师还是需要面临临场发挥的局面。在这种紧急时刻,整个剧组都在等待摄影师的下一步动作,那么摄影师又如何在短时间内为剧组所有人员交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呢?临场发挥,短时间内构思镜头,对于摄影师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身经百战的拍摄经历,同时还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技术和经验的支撑,是摄影师即兴发挥的前提和底气,也是有效的即兴发挥的保障。然而在拍摄现场摄影师更需要一些技巧来解决问题。
    和演员配合当摄影师需要在短时间里构思出镜头时,摄影师可以先让演员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表现场景。让他们在场景中找好位置,看看有怎样的效果。在场景进行时,看看摄影师的注意力被引到何处,然后就会找到感觉,知道需要强调什么。让演员的创造力来滋养摄影师的创造力,但如果他们的想法与你总体的视觉想象想去甚远,想办法让演员回到影片正轨,而不要让他们迷失在自己的方向上。拉斯·冯·提尔导演的电影《忧郁症》大部分场景都是在一座宏伟的瑞典城堡中完成的,而拍摄时大部分时候使用的是手持相机,在电影中每一场戏都是一条过,包括任何一场裸戏。这种一条过的要求对摄影师的要求极高,摄影师不仅要保证每条的品质,同时还面临着现场的各种即兴发挥。《忧郁症》的场景展示了如何用这种即兴发挥方法制作场景:


    夏洛特·甘斯布的恐慌特写,我们陷入到场景的情绪当中:

    下一个镜头是一些列处于甘斯布和克尔斯滕·邓斯特之间的摄影机快速的前后运动,直到邓斯特站起来,摄影机跟着她。



    这种让摄影机在场景中寻找兴趣点的手持摄影风格,在很多电影中都不合适。但是这种综合方法,观察演员从而发现表演在何处发光,绝对能够给摄影师一个产生镜头想法的出发点。

    《忧郁症》长达八分钟的片头,仅用如下图所示场景完成:











    或许是对故事版的精确还原,或许是导演在演员刚好处于那个位置时所获得的画面。事实可能就是在敢于改变的想法下的强大视觉想象。
    计划场景时,清晰地进行想象。想象出你能够想到的最佳镜头,但当你来到片场时,记住你是一个讲故事者。摄影机不应该用于捕捉,而是用于对场景进行解释。用震撼的视觉想象进入每一个场景,同样也要有一颗开放的心。

    冷静+理智+坚持摄影师王昱在拍摄《苏州河》的时候,有一场摩托车加速行使的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实现,整个剧组在当时都卡在了该场景中。那场戏一直没有合适的拍摄方法,直到拍摄的那个中午摄影师王昱在苏州河边吃盒饭的时候才想到解决的招。

    后来运摩托车到片场的大卡车帮助摄影师完成了难题。大卡车每天装卸摩托车的时候都会用一块木板将摩托车卸下来或是装上去,由于那段摩托车飞速行使的镜头没办法很好地完成,于是就将木板牢牢固定在大卡车的后面,在木板上放两个座位,让演员坐在上面,这样只需要卡车行使能很好的完成这部分镜头了。

    由于不需要全景镜头,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只需要将画面控制在主角的手臂以上的位置就可以了。

    其实在剧组里,摄影师就是解决问题的。拍摄现场主要环节在摄影,当摄影遇到困境的时候摄影师应该尽全力的去解决问题,化解困境,推动剧组工作进展。


    当时拍这部分镜头的时候,因为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几近放弃,但在最后时刻还是顺利完成了。

    完成导演的即兴创作在拍摄现场,不仅仅摄影师面临着对镜头的即兴创作发挥,导演也会有即兴的现场发挥,这种情况下摄影师更是需要提高警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演想要的镜头,保证每天的工作效率。



    新浪潮的代表电影《筋疲力尽》在拍摄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每天的拍摄脚本都是导演戈达尔在头一天晚上写出来的,摄影师从来不知道第二天将要拍什么,导演每天到拍摄现场戏都是写在一个大笔记本上,没人知道内容。摄影师以及整个剧组都需要在导演拿来笔记之后完成导演写在笔记本上的东西都完成了才能结束整天的拍摄工作。

    其实摄影师的即兴创作在小成本低预算的电影中用到的更多,低预算的拍摄条件对于摄影师而言常常无法知道演员会做什么。甚至是摄影师在布置现场的时候导演会在一旁观看然后对摄影师说:“那边看起来很舒服,我们就去那边拍摄这场戏。”
    如果说导演是疯子,那么摄影师就是完成疯子想法的人,对于摄影师而言在片场真的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以高昂的精神迎接不知道哪一刻需要面临的现场发挥和即兴创作!


    写在前面的话:
    能够独立拍摄商业电影是很多年轻摄影师的梦想,一来有好的预算能够拿到顶级的影视器材,二来可以和一线制作团队合作确保理想的电影品质。但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和较高的行业门槛限制,以及对自身“产品”定位不清晰,理想之路变得异常坎坷。所谓摄影师的“产品”问题是很多摄影师不会给自己定位,不会给自己“加码”,不知道自身优势在哪,很难让电影制作方产生信任,因为传统的电影摄影师发展之路已经很难适应这个时代了。大峰作为一家电影摄影专业培训机构看到了这个问题,在成功举办斯托拉罗大师班后,我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把好莱坞商业大片摄影的课程更加系统、全面地带到国内,帮助很多年轻摄影师成就梦想。于是,我从2015年4月至6月连续三次去了美国洛杉矶、到了好莱坞,参观了派拉蒙影城和环球影城,体验了AFI课程,并且三次坐在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SC Master Class 学员席上学习体验ASC大师班课程,学习了世界顶级的电影摄影课程是如何传授的。这期间不仅了解了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也从国外大师班上汲取丰富的教学经验,更结识了很多好莱坞ASC的摄影大师。——大峰
    好莱坞商业大片ASC摄影大师班代表世界电影工业最高水准的《007》摄影师Roberto来华,教你如何拍摄商业大片2015年11月25日—30日,好莱坞商业大片ASC电影摄影师Roberto Schaefer首次来京授课,为国内摄影师带来好莱坞标准的电影摄影师体制和拍片经验,并且亲自操机演示好莱坞电影灯光法则和镜头语言!
    讲师介绍分享技艺·传递价值▼


    Roberto Schaefer(罗伯托·谢弗),好莱坞资深电影摄影师,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和好莱坞导演Marc Forster(马克·福斯特)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档。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莫属《007:大破量子危机》和《追风筝的人》,此外他还拍了《死囚之舞》、《送报男孩》、《生死停留》和《机关枪传教士》等作品,他拥有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和意大利摄影师协会双会员身份。

    无论是科幻、爱情,还是战争,这些不同类型的题材他都能驾轻就熟。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得摄影经验,让他就像一条变色龙一样,随着影片变换着自己的颜色以求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
    Roberto Schaefer在坚守好莱坞摄影一线的同时,一直以来也是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大师班授课团的一员,他善于将自己身经百战的片场拍摄经验转换为课堂教学内容,为更多想要进入一线摄影的年轻摄影师授业解惑。
    受大峰邀请,2015年11月6日他将首次来华授课,将他好莱坞大片摄影经验以及多年的课堂教学内容带到中国,携手大峰传媒为中国年轻摄影师打造好莱坞商业片摄影大师班。
    《007·大破量子危机》是Roberto Schaefer和导演马克·福斯特合作已上映的第7部电影,该片拍摄外景地超过了以往任何007影片,有6个国家之多,包括:英国、巴拿马、智利、墨西哥、意大利和奥地利。完成如此复杂浩大的工程足以证明Roberto 的实力所在。更多精彩电影摄影幕后,在课程中Roberto会一一揭晓。同时还会结合他自身的拍片经验手把手教如何拍摄商业大片,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又怎能错过呢?

    楼主 2015-09-02 16:27 回复

共有回帖数 0
  • 回 帖
  • 表情 图片 视频
  • 发表
Copyright © 2010~2015 直线网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0039589号 意见反馈 | 关于直线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