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05月05日
尚未签到

共有回帖数 0

    katrinan

    等级:
    效果截图预览:

    作品效果优劣:
    1.是来源于对光线与色彩的把握。
    2.是来源于构成作品细节的数量,不管多复杂的粒子效果,创作的过程都是大同小异。
    制作顺序:
    1.首先制作画面中的主体粒子效果(构图用)
    2.然后制作各种粒子效果做为构图元素,修饰补充主体粒子(细节)
    3.改变调整物体材质,环境灯光(赋予作色调,质感,情绪)
    4.调整摄影机(平面作品三维化、艺术化)
    把握尺度:
    在修饰及创造的时候,根据物体材质特性进行搭配,从四个方向入手。
    1.色彩搭配
    2.高光及暗部
    3.反射
    4.环境色
    例子:
    爆炸(两部分完成:1主体;2细节)
    第一步:
    制作画面中的主体粒子效果:
    光晕(增加爆炸瞬间的亮度,达到爆炸的突然型以炽热感)(图01)




































    第三步:
    粒子形态画面元素制作完成,下面开始校色。
    所谓校色无非就是针对主物体的色彩、高光、漫反射、暗部、凹凸、阴影等基本物理属性,环境灯光进行加工和夸张,使之跟场景更加融合。
    比如说:
    1.色温(使图像色彩偏向某个色调)
    2.对比度(调整图像亮部与暗部的对比,突出主体及加强粒子边缘轮廓线,掩盖不足的地方)
    3.曝光(强化画面艺术性的好地方,并且能使画面的色彩显得更艳丽)
    所以…
    1.调整漫反射(调整粒子从爆炸中心向四周的明度的变化,加强灯光对爆炸时亮度及色彩的衰减)
    2.调整亮度,对比度(提高中心发光量,减少边缘发光量,加强灯光对爆炸时亮度及色彩的衰减)
    3.添加环境色,因为一切物体自身色均受到环境影响。模拟物体受到周围物体反射的颜色,加强效果层次感,使主体、陪体、背景融合更紧密。(图19)






    第四步:
    摄影机调整
    平面效果摄影化是设计永远的大方向,不管数码设计多么快速高效,多么炫酷帅,想得到最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使用方法大都是通过调整画面使它偏向于传统摄影机所拍摄的结果。(本人认为有驳于现实镜头无法完成的拍摄效果,是不合理的,违反人类心理诉求的)通过对平面作品中的景深、渐晕、动态模糊、镜头光晕、胶片颗粒等物理模拟,赋予平面作品三维化的特性。
    制作方法:
    基本上都是通过制作黑白贴图来调整。(三维二维软件大都如此)
    比如调整渐晕和镜头模糊效果,绘制一张黑白渐变的图片。原理可以理解为白的地方不产生效果,黑产生效果(或者相反)黑白之间的灰度按明度的变化进行衰减。(图22)






    楼主 2016-01-23 15:08 回复

共有回帖数 0
  • 回 帖
  • 表情 图片 视频
  • 发表

登录直线网账号

Copyright © 2010~2015 直线网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0039589号 意见反馈 | 关于直线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