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07月19日
尚未签到

共有回帖数 0

    孤单的狼

    等级:
    十年前,我美术设计相关专业毕业,在内地小城市找工作,在校成绩还算不错吧,专业成绩班上前五,文化成绩班上前十。


    全城没有一家策划创作型广告公司,全是制作型和活动型广告公司,要不就是卖户外广告牌的。当时的目标很不大:在实习期间进入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一份设计打杂的实习工作,在学校赶我出来之前,能顺利的挪窝。


    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作业集,按同学之间传抄的广告公司名录,进行全城拜访。差不多前后跑了15家左右,基本上大一点广告公司的门我都进了。


    结局显而易见: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吸收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毕业生。
    我降低标准后,终于在一张新成立的广告公司找到工作。


    代价是:第一个月不领工资,第二个月200生活费。


    公司有一个经理。


    这个经理是投资人的朋友请来照看生意,投资人在大单位担任职务,成立这个公司有可能是想将单位的业务运作给这个公司,或者是凭自己的关系搞些业务做。


    然后就只有我一个员工。


    意味着,本来只会在CDR(CorelDraw的缩写)中画个简单的电视之类的我,将独自面对公司的做稿需要。还好公司业务不多,经理大多在外面跑。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打开软件瞎搞(那时互联网还不发达,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接入网络)。
    最要命的是:做个喷绘图,我不知道该设置多大的分辨率;做个标牌,我不知道小字,雕刻机是否能刻的出来。


    纯粹顾不上美感了,只求出来的东西不出制作上太大的问题,因为出了问题公司里也不会有人给你把关。


    当时绝对谈不上设计,课堂上学的设计知识全抛九宵云外。


    一个简单的表单扫描了,比到做,至少要做半天。


    还好,接触了学校中没有操作过的扫描仪、打印机,还有一堆素材光碟。


    当时的压力山大,但是完全没有尽力去考虑这些了。
    一心想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软件操作效率提上来,二是将文件做的符合最基本的制作要求。


    没想到这两个目标在下一个公司才算勉强实现了一点点。


    在没有指导、又用不来互联网的情况下,一个人探索是非常慢的。做设计的通常在人际交流方面不擅长,虽然目前做设计没有信心,但做其它事更没信心。所以我必须坚持,哪怕在这个公司混日子,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都必须混下去。


    何况这里相比我在二年级时实习单位相对好一些:至少我接触到了电脑,二年级实习的广告公司全天在外和工人到处安广告牌、绷喷绘画面、刮印条幅、贴及时贴这种,电脑是碰不成的。


    有一天公司的投资人(老板)来了,用电脑将一些资料刻进光碟(那时U盘还没普及,比较贵),我非常想学习如何刻录,但他操作的非快。
    然后在空闲的时间,我悄悄用公司的扫描仪和喷墨打印机,打印了一些个人作品和照片之类的。因为不知道多大分辨率才能打的清晰,扫描时扫的最高分辨率,在PS中打印也是用最高分辨率在打印,一张手绘稿扫描加打印要花10分钟左右,打印时又有较大的声音,当时觉得这10分钟是多么的漫长。不过有一次还是让经理撞见了,他没有怎么说我。


    第二个月情况出现转机,一个同学所在的广告公司需要人手,便介绍我过去。我收拾收拾去面试,心情紧张到不紧张了。老板问我会什么软件,我说PS(PhotoShop的缩写)、CDR、3DS MAX都会,就让我做一个招牌的效果图,我一上午花时间在3DS MAX建了个门面的粗糙模型,导入到PS,贴上电脑里一幅门头招牌图片,再加了些花木、红毯之类。老板就通过了,工资500,包吃住。


    其实如果不是直接调用电脑里面别人设计好的招牌,结果就悬了。
    这个公司按顺序我简称B公司吧,算是正式进入广大的标牌制作、活动执行、展场装修等无所不包的内地制作型广告公司。


    同时也实现了在赶出寝室前顺利挪窝。搬东西那天,请了个人力三轮,拉一箱书、一些衣物被套,顺着城郊河边一路,我骑个二手自行车断后,就到了B公司宿舍。


    在B公司,仍然是每天都要自己钻,也不好意思向设计前辈请教。好在,当她们做图时,可以在一边看,暗中记下一些关键,下班后与同学一起研究。


    工作内容按业务量的多少,依次是以下5个部分:


    1、做招牌、海报、活动展架等的喷绘或写真画面


    2、做庆典或促销活动主席台的整体布置示意效果


    3、做商场的展示装修示意(只能叫示意,因为我完全不懂装修设计)
    4、少量的印刷品设计


    5、一些物料的设计,如名片、胸牌、标牌、装饰品等


    现在总结起来都是很琐碎的事,而且大部分,要么是客户守在电脑前改,要么是业务员守在电脑前改。


    第1类喷绘写真类,大多是从光碟中选一幅图,在PS中打上字,然后用图层样式给字加个立体效果,客户要调,多半就是重新选图,重新选字体等。分辨率的问题在请教了几回另一个喷绘公司的老设计,他说:图在PS中做实际尺寸,打写真分辨率72,打喷绘20-50都可以,印刷300。但有一次,我仍然将一个店招,本来是用的清明上河图做底,打出来的图被制作工作笑称为“基因图”。


    第2类活动布置效果图,无非是用PS在业务员拍回的现场照片上画个简单的舞台,加花篮、彩旗、空飘等,以作为活动报价的配图。一个业务员每次守到改时都说“毛起下仔仔”(意思是将花篮等复制复制再复制)。
    第3类我做起非常痛苦,因为我完全不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想一想自己用3D加PS画的鳖脚装修效果图,或者展台设计。画完了,然后写从木匠的安排,标上尺寸。木匠就凭这个效果图进行制作,完全没有平立剖(因为没有人会CAD),自己都担心这玩意真能做出来吗?


    第4类印刷品,也是比较头痛的,因为印刷品上的内容一般都多,不像喷绘就几行字一个图,也不像活动效果图就是拼图片。在软件不熟的情况下,做一稿几乎都要改小半个月的样子。而且,有一回,一个印刷厂的老板让我做个DM,他守到电脑改好后,我将PSD发给他,他回厂后给我说PSD印出来字发虚,要在CDR中重新做,当时就崩溃了(可将PSD导入AI将其文字转曲存失量格式,但当时不知道),拖了几天,他又不印了。这让我下决心,印刷品一定要在CDR中做了。


    第5类物料,基本上是用CDR做,做的时候只是经常和制作公司回来跑,因为不是字太小雕刻不出来,就是有些地方不能用渐变色。


    经过几个月的碰撞,基本形成做喷绘、效果图用PS,做印刷和物料用CDR的习惯。
    时间过的比较快,我偶尔也能有像其它喷绘公司的设计员一样神气活现的坐在电脑面前的感觉了。


    但只是偶尔,并不像其它设计员一样经常神气活现。


    因为,我比其它人做稿时要搞的纠结的多,接到一个东西,总想按自己的审美做漂亮点,但那时确实是自己水平有限、孤陋寡闻,公司内也缺乏指导(但绝对不缺乏指点),搞出的东西其实也并不有好漂亮。有的客户甚至,我鼠标动一下,他嘴巴就动一下。


    当时流行网页三剑客。在PS加CDR基本能应付的情况下,我买了DW和Flash的书,反正没工作做的时候就练。当时就想做个人作品集的小动画刻录成VCD拿回去放一放,显摆显摆。当然小动画是没做成,后来好歹设计了一个人网页,用了免费的域名和免费空间挂上去,得意了很一阵。


    其次就是加强了3DMAX的练习,甚至靠它做了两个小楼盘的鸟瞰图,这在当时,会这个的设计,感觉别人会高看一眼。其实后来才明白,如果不走效果制作方向,这玩意就浪费了大把时间与精力。

    然后就是周末的函授课,我几乎每周都会去,但画室里通常只有三五个人,老师说“感觉有点像是带研究生样”。
    很快到了一年,算是成为了熟手吧,甚至在假期还带了母校两个来实习的学弟学妹。


    但我看公司并没有涨工资的表示,而且我又不好意思明确的向公司申请,总认为工作表现天天看得见。便密谋跳槽大计,开始翻每天报纸找招聘广告。


    不出所料,过了几天就在报纸上发现了一个企业的招聘广告。


    我便又骑着二手自行车带上作品集去参加应聘,第一次是递交资料见HR,约的三天后等通知。第二天对方打电话给我说让我去一趟,说老总要见我,我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的说有事走不开,还好在电话里与对方约定了见面时间。后来见老总,不断的翻看我的作品,不断的抽烟,不断的喝浓茶。


    又过了几天,对方HR终于来电说我通过了面试。


    就这样,我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在里面做广告设计。
    我进入了一个什么全新的行业呢?


    通常来说,内地中小城市一般生产型的产业都不需要广告设计,一些品牌商贸业也自有全国总部进行设计(地方只加上相关落款信息就可以直接制作)。那么小地方上需要大量广告设计的的无非是民营医院和房地产这两个行业。


    是的,我进入了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十年前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行业会让内地每个城市疯狂。


    这个开发商,不防简称C公司。


    我在C公司的职务是策划部的平面设计,后来陆续招聘了几个文案和策划。
    C公司聘请了一家大城市的广告公司做楼盘的广告设计。后来才知道,招我们进来,是希望我能从乙方学习学习,并最终替代它,这样会为公司省下大笔的月费。更重要的是要为老总个人沉淀了一个忠诚的策划团队。如此,我们便成了少有的,最像乙方的甲方人员,有点里外不是人的意思。


    公司老总整天非常忙碌,公司每周要开非常多的会(可能由于之前的公司都不开会才再的非常多),公司还会拿出楼盘的总平图、效果图放在会议桌子上,对所有销售和策划成员开培训会,我那时不太上心,有时盯到效果图看,找与我之前做的效果图的不同。


    那时不太上心,还可能是因为这一步跨的太大了,全部事物都是陌生的,看起了就像不上心样。第一月,并没有多少设计的东西要做,而其它的东西我都做不来,有时手脚无促的呆立,看到有领导来就假装上厕所。有时,工程部找我一起到工地现场去搬东西,我像得到解脱一样兴高采烈。然后,我就经常上工地。


    前期,做些办公室的小物料,无非是防撞条、形象墙、胸牌、名片、工作证之类。


    与之前的公司不同,不光设计,联系物料制作、质量督促,也需要亲自去跑。
    差不多花费了太多的心力到收集样品、要报价、看制作、看安装、帮结帐上面。这些事看起细小,要做好,真的要花太多心力了。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设计的正轨上。


    C公司的设计由大城市的广告公司做,广告公司会在每阶段到公司提案。我是第一次见到在书上才能看到的漂亮图稿活生生摆在会议室上,震撼和触动都非常之大。


    大城市广告公司发来的设计稿子,公司文案、策划、经理、老总都想修改,又觉得远距离沟通不方便,便让发原文件过来,我按他们的意图在电脑上修改。


    我在这家广告公司的“熏陶”下,审美和软件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C公司与之前的公司不同,公司策划部除了我做设计外,还配有文案和策划各若干,算是一个配置齐全的创作机构了。而之前的广告公司都只有设计和业务员,不会有文案之类。


    那怕哪时我还不太专业,我还是看出了一个问题:


    就是同样一个推广案子,设计工作所花的时间至少是文案的2倍、策划的3倍。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最要命的是:大家都习惯在设计阶段才集中凭感觉发现之前的问题。


    通常先有策略、再文案、再设计。


    设计本来是整个广告创作的最后视觉表现环节,但在策略与文案阶段,同事、经理、老总都懒得推敲,问题都堆到最后的设计环节来改。同时他们人多势众,设计多花的精力呈指数级上升。
    这是有问题的。


    后来,看到知乎上的 lin chan,更加的一针见血:为什么设计要为文案改无数轮?所有的甲方都不懂先确定文案吗?辣椒放多放少不应该是起锅之前的事儿吗?

    楼主 2016-03-31 14:02 回复

共有回帖数 0
  • 回 帖
  • 表情 图片 视频
  • 发表
Copyright © 2010~2015 直线网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0039589号 意见反馈 | 关于直线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