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回帖数 0 个
-
08年开始学这行,一周两节MAX课,老师讲的基本都是建模的命令,当时学的很快,基本老师刚讲完自己在下面就做出来了。渐渐的也有点狂。08年年底,我们老师说你可以去学院的动画工作室去实训,可以更好的学习。我的精彩生活就此拉开帷幕。
09年年初,我来到学校找到MAX组工作室的负责人某老师。老师说可以来,但是要考核的。接着就发了一张魔兽世界CG宣传片的矮人火枪手那个角色告诉我说,两天,建完来找我。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哪,当时我们只学了半个学期,多边形建模都还没讲到,怎么会建人体啊,身上的零件还那么多。顿时感觉就悲剧了。自己还以为自己多狂呢。可笑吧,于是回去恶补了下人体建模的基本知识,在看了点教程。直接开始建模了,第一次肯定很烂的,这个不用想了。两天后晚自习我们去交作业。当时工作室的老师们都笑了。那笑的很灿烂,当时我们班有大约6个人一起申请吧,全部手足无措的站那里。那一晚老师的笑声无疑让我们每个人记住一辈子...
老师心情好的时候会给你讲下你哪做的不好,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直接把做的东西直接放那就在给你发个图片让你继续回去建模,两个月的建模。两个月后老师很开心的告诉我们说是不是建模建吐了啊,我们都不敢回答。老师说恭喜你们,你们今天不用建模了,我们都很开心,以为自己就可以来工作室了。接着老师很神秘的掏出一本书告诉我们回去抄两遍,抄完之后就可以来工作室了。老师很开心的给我们每人拷了一份这本书的电子版。然后就把我们赶下去了。5月份的青岛天气很好,当天晚上我就在学校门口买了一盏小台灯。那年的春夏之际,如果你看到某个宿舍过了晚上12点还有微弱的灯在亮着,那是见证了我们当年奋斗的星芒
暑假来了,那本“万恶”的书终于抄完了,我很忐忑的拿着我的书稿找到了老师。因为抄书期间我不只一次的让老师窗口飘来的眼神撞到我戴着耳机。第一次我看到他在看我,假装很镇定,但是我眼角的余光瞟向窗口时发现那熟悉的脸没有走的意思,于是我装着很自然的摆了下头发顺便把耳机很自然的摘下来,接着在我这动作缓冲之际我又漫不经心的往窗口瞥了一眼,那经常挂着坏笑的脸庞才消失了。我顿悟了,原来这本书的第一课就是摘掉耳机 拔掉插头!
放假后第三天,我到学校外租了房子,开始正式进入工作室。顺便提下,我们的考核队伍由建模时的六人锐减到抄完书的三人。
正式培训第一天,我们被分配到了动画组,同期还有另外一个班级的5人左右的样子。
第一天讲CAT骨骼的绑定,一个clone的骨骼拉出来,对齐模型,然后在测试下脚跟手转的对不对就结束了。
第二天讲CAT骨骼如何蒙皮,把当时正在做的一个项目的模型拿出来让我们自己蒙皮。
第三天讲角色的表情制作,老师偷偷说:难道我会告诉你MAX有个命令叫蒙皮包裹可以调一边直接镜像另一边吗?肯定不会的骚年,两边都手动调出来才是王道。
三天讲课结束,一周时间练习。
继续开始讲课。
第一天讲,如何在MAX里调节一个走路
第二天讲,如何在MAX里调节一个跑步
第三天讲,如何在AMX里调节一个跳跃
感谢国内某个大师的视频,谢谢,这三课讲的不错。
一周时间练习,走 跑 跳
问题来了:当时这视频中的老师没用走路循环,而是等距离复制了几个小方格当作标尺来直接往前K,所以说,一个走路我们至少要重复K三次。当时我们不知道还有走路循环这一说法。这一问题直到一年后我学MAYA的时候才知道,原来MAYA里的人都是原地走的啊。
接着又给了一段双人格斗的视频,貌似是王康惠的。原作者边看影像参考边K祯,我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么K,只管照着视频一步一步来,他K一下,我就跟着他K一下,感觉不对了,重新看一遍顺序继续K。K过动画的都知道,我们当时整个动画组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抄袭。这是非常非常致命的。动画不对可以改,但是方法错了就只能重头来过,这个问题直到我用MAYA半年多之后才发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走过一些弯路,有些弯路走过后才知道。经历过会感觉更刻骨铭心些。当年的那人那事,君还忆否?
是不是感觉我们很勇猛啊。我了个擦,这才学不到三周的时间就开始K格斗了。是的,不过这只是开始而已。
老师找来一段视频,MAYA做的。原动画是两个角色,原文是两人在路上看见一堆钉子,然后瘦的那个跳过去了,胖的那个跳的时候掉钉子堆里去了。整个动画大约两分钟左右。
老师把从MAYA里面导出来的角色跟场景发给我们,让我们动画组用一周的时间,绑定好,加上表情和动画。一周后检查。
痛苦第一步:MAYA里的轴向跟MAX不一样,所以在我们创建好骨骼后加skin命令的时候却发现出错啦。表情都快调完了却发现加变形器命令也出错啦。老师很开心的告诉我们为什么出错,因为轴向问题,所以当你拿到模型要绑定的时候要经过7个步骤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绑定。老师挺黑的,明知道我们会出错但是就不提前告诉你。
痛苦第二步:原文件中第一段动画大约是两人向前走了好几步,由于当时我们练习走路的时候就是那样K的,所以一个简单的走路动画我们要做N久才好。
痛苦第三步:也是最致命的,就是我们又犯了相同的错误,那就是对着原动画一祯祯的K。等于你K完之后什么都学不到。大街上随便拉个人过来告诉他简单的操作后他也可以K出来,但是你能说那样的人是动画师吗?
无疑对于刚接触动画的我们来说,我们走的弯路太多了,但是我们受的苦并不比别人少,一段2分钟左右的动画。老师的要求就只有4个字:一模一样!我们每人都最少通宵三天才做完,早上8点上班,正常情况下晚上6点下班。但是整个大学四年,晚自习的时候能在教室里打会拳皇对于我来说都是奢侈,我们最喜欢听的话就是:今天晚自习不用来了。但是现在想想,这机会真是少的可怜。大二到大三上半学期一周休息半天,星期天的下午放假,星期一继续来。直到大三下半学期才好点,一周的假期终于达到一周一天了,也就是说一周可以睡一次懒觉了。那时候,我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忍耐,学会了等等等等
这段动画K完后,按照惯例是把我们每个人的动画不记名用PR合好,然后放在一个屋子里用8台机器轮流放,然后所有当时已经在工作室的人一起来观摩,选出两个最烂的。同时把这两人pass掉,也就是开出工作室。早上交的时候,我们实在都累的不行了,就整体放假一天,然后睡梦中想着我会不会是那其中两人的一个呢?其实结果并没人被PASS掉,老师说大家的努力我都看见了,虽然某些同学做的并不是多好,但是态度还算可以的。说的时候老师很自然的扫了我们一圈,我感觉当时肯定在说我。事后我问了一下别人,奇怪的是别人都感觉是在说自己...
接着的日子就相对好过点了,因为我们之前那么悲惨的磨砺只是因为学院领导要求做的动画K不完了,5分钟的短片按照分镜大约还有20几幕没有K,于是我们看分镜,看台词,然后每人挑选自己最喜欢的2-3幕来做。接着老师给我们讲动画,事实上这也是唯一的两次中的一次讲动画,讲这个角色的性格,然后帮你设计动作。可惜我们之后一直走抄袭路线,就是选一个国外的动画,然后换下模型,换下场景,动画照着一模一样的K就好了。一模一样,几乎成了当时动画组的圣旨一样的存在。
因为之前的练习自己想不做快都不行,所以我们的速度都很快,一天就能K出一幕,然后修改半天,接着就拿去做渲染,因为不光我们急,场景组的比我们还急,因为马上就要开学了,都想回家呢,所以场景组的急着我们赶紧做,做完打灯去渲染,后期的急着做特效。唯一不急的是我们老师,因为他家就在学校。所以很快,我们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全部完成。嗯,确实值得庆贺下,毕竟自己的处女做啊。还有两周就开学了,我匆忙买好车票回家。临走的时候还特别安排了下做后期的老乡,在片尾字幕的时候把制作人员的名字弄的长一点,要让观众把每个人的名字都能看清楚些。老乡自然满口答应,但是回校后我发现时间确实是长了,但是把我的名字弄错了一个字。其实也难怪,这俩字本来读音相似,而且这字作为名字确实也挺好听的
回到家后,我很兴奋的告诉爸妈,我说我有幸参与了学院的动画短片,并且把样片给他们看了下,爸妈也很高兴。对于他们来讲,自己就是他们的一切,从我当初上学,在到艺考,到选专业,选学校,他们一直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我。虽然也有他们的顾虑,但是一直是尊重我的选择的,其实做父母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只需要一个儿子能在社会上混的不错就可以了。他们会自豪的很别人讲,我儿子会叫人了,我儿子会打酱油了,我儿子知道给客人端茶送水了,我儿子今天在学校得了个奖状....仅此而已,从未想到回得到什么。他们一直在默默的付出,也一直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大二学期开始了,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电脑的问题,由于工作室的机器配置不足,所以我们只好把自己的电脑带到工作室,所以刚开始我们的电脑很多很杂,有液晶显示器,有大屁股显示器,还有笔记本。刚看过去还觉得自己到电脑城了呢。这样又出去了另一个问题,班上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无法练习了,所以,没多久,我们就跟院领导申请全天进入工作室不上文化课了
楼主 2015-11-09 18:50 回复
Copyright © 2010~2015 直线网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10039589号
意见反馈 |
关于直线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